臨走回台北時,在"游芭絲"小館買了一袋吃起來味覺像百 香果長的像李子卻取名叫樹蕃茄的水果和一瓶酒精濃度十度,色澤看起來像ROSE由黑糯米釀成的"春日黑米釀"米酒。
問老闆最近生意如何,有著鄒族類似老外輪廓的年輕老闆回說:
" 幾乎都沒甚麼生意,除了像你們這些熟客會來之外,都沒人來了。"
也是,依照目前阿里山的路況來看, 如果照著PAPAGO衛星導航的指示找路的話,應該不是撞壁就是掉到山崖下吧! 原本的地圖已經不太準確了因為原本的橋跟路已經從地標上消失了。
但是,日子還是要繼續過下去,每天還是準時的將招牌掛上開門做生意。每天就算只來一桌,也是一筆收入, 總比坐在家裡等著不知何時發放的救災補助金實在。
Patrick, 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的專案經理,告訴我們說:
" 其實,原住民有很多專長是平地人所沒有的,我們不接受捐款,但我們是以有機農產品合作的方式和企業合作,這是用勞力,專業換來的。"
" 太多的企業打電話來說要捐款給我們,但都是有條件的,我們並不需要施捨,需要的是專業的尊重,如果理念不適合,我們也不會接受捐款。"
當初和"弱水"的合作案也是在彼此的經營理念不合之下而破裂。瑪納有機贏得了500萬贊助的大獎,條件是所栽種的有機農作物必需在一年之內達到損益平衡,第二年開始就要獲利。
" 那些人以為農作物可以像工廠一樣,開個生產線,日夜加工產能就會出來嗎? "
" 有機需要先養土,還要教原住民如何堆肥,如何以大自然物競天擇的方式防治病蟲害。有些農作物等自然長成時就要7~8個月,這要如何在第一年就達到損益平衡? 我們提出的時間是三年阿,但弱水說這不是他們要的結果。"
目前,瑪納的工作人員都是無薪級的職員,唯一領薪的是執行長的助理。為了維持基本生活開銷,每個人都各有另一份職業。中途,大家也曾想放棄。
"因為做不好就放棄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。" 瑪納CEO,雅楨說。
" 這些有機栽種的原住民因為相信我們而加入,沒辦法就這樣丟下他們不管。"Patrick 說。
現在,在阿里山,參加瑪納的有7個部落,擁有30塊有機地,40個原住民班員加入,其中包括退休議員,中校和小學校長。原住民的生活收入改善了,生活變的有意義,失去的自尊找回來了,不再迷失在平地人所帶上山的價值觀中。
"為什麼要做這些事?" 我問。
" 因為這是一個可以養活自己又可以幫助別人的事啊!" 雅楨答。
留言列表